关于开展港澳公式497799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1-16   动态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指引和生动教材,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现将我校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践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实践时间

20251月2月

三、实践内容

1.岗位实习实践。开展政务实践,组织学生深入机关单位、群团组织、乡镇街道等政务一线,从事民情调研、公共服务等日常事务,增进对国家治理体系运转方式的了解。开展企业实践,匹配学生专业与岗位需求,组织学生深度参与企业日常运营管理。开展兼职锻炼,组织学生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团组织兼任团干部、参与实岗锻炼。

2.乡情民情考察。开展家乡发展观察,组织学生深入开发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等,了解家乡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感悟家乡发展变化。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村屯农家,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国情民情,加深对家乡的真挚情感。倡导文化宣传交流,组织学生运用网络新媒体,宣传家乡文化,推广家乡物产,讲好家乡生动故事。

3.服务家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学生开展生态保护、文明倡导等,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服务基层治理,聚焦温暖社区、活力社区、美丽社区、和谐社区建设,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组织学生立足所学专业,为乡村规划、艺术设计、文化传承等家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开展公益服务,组织学生在村、社区活动中心和青年之家等场所,开展科学普及、扶弱助残、课业辅导、自护教育等服务工作,在春节和寒假期间侧重开展关心关爱青少年活动,用心用情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

四、实践方式与步骤

1.信息获取。请关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和家乡所在地的省、地市、县区团组织微信公众号,了解“三下乡·返家乡”更多相关实践项目。

2.报名申请。“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的“社会实践”栏目入口登录“官方网站”—“社会实践活动报名入口”—“返家乡项目”,按分类、区域搜索岗位信息,确认选择合适的岗位后,填报并提交报名信息,等待审核和系统提示信息,按信息指示开展后续操作。通过双向选择方式录取。具体操作见附件1

3.参加实践。返乡后按照当地团组织和用人单位要求,及时了解岗位、认知熟悉岗位、适应岗位,加强学习,高质量完成岗位任务;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保守秘密,积极主动参与具体工作,彰显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

4.记录成长。关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将实践日记、体会制作成文案和短视频,通过后台留言方式或@的方式参与投稿;及时与校院团委、指导教师、朋辈同学等分享交流,向更多的同学老师宣传展示自己的家乡。

五、实践总结和材料提交

1.参加实践同学对返乡实践中形成的优秀成果可以邀请指导教师做进一步提升挖掘,转化成学术型实践成果或活动型实践成果,积极参加各级团组织开展的总结交流活动以及“返家乡”社会实践个人和团队评先推优活动。

2.春学期开学初,各学院团委提交“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总结,可从工作部署、推进措施、组织动员、活动情况、重点项目、总体数据、实践成效、创新做法等方面进行总结(格式要求:标题二号方正小标宋、行距35磅正文三号方正仿宋、一级标题三号方正黑体、二级标题三号方正楷体、三级标题三号加粗方正仿宋、行间距28磅)。

3.音频、视频、图片等材料(至少5张有代表性的活动场景照片,要求分辨率在1280×960以上,JPEG格式);各学院团委寒假期间至少向校团委“汤青之声”推荐一篇综合新闻稿件,介绍学院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情况。

4.实践团队/个人自行打印《港澳公式4977992025年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鉴定表》(附件2),实践地盖章扫描后提交学院团委,学院团委收集整理后,在春学期开学一周内连同2025年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汇总表(附件3)一并发送至校团委邮箱([email protected])。校团委将根据各学院材料在“汤青之声”择优宣传,并择优推荐参加相关评选评比。

附件1:“返家乡”信息系统使用说明.pdf

附件2:港澳公式4977992025年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鉴定表.doc

附件3:2025年大学生寒假“返家乡”调研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汇总表.docx

 

共青团港澳公式497799委员会

                           2025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