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山文学讲坛(第1期)】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王达敏:学科代表性成果或标志性成果的创构

发布时间:2023-05-31浏览次数:465

 11月15日下午,文学与传媒学院第1期“汤山文学讲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顺利举办。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王达敏应邀做题为“学科代表性成果或标志性成果的创构”的学术讲座。院长彭正生主持讲座,学院教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代表参加。

 王达敏教授以自己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成果《中国文学现代传统的形成》和获得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一等奖论著《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论》为例,倾情回顾了个人学术研究史,交流了项目选题论证、确立研究领域、延伸学术视域等话题,分享了创构学术代表性或标志性成果的心得与经验。

 《中国文学现代传统的形成》是王达敏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论著认为中国文学现代传统从发生到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其演进之结果,是构建了中国文学现代传统谱系的“结构图”,其主轴/主脉是“思想—文化传统”和“艺术—美学传统”两大系统。

 王达敏教授在介绍《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论》的时候,深情回忆了对余华《活着》等当代小说文本展开研究的学术心路,结合具体小说批评与研究论文,阐发了自己的理论基点与演进路线,阐释了自己的批评话语体系。

 彭正生在总结讲座时指出,王达敏教授的讲座理论深邃、内容丰富、阐释透彻,充满了动人的情感与思想的魅力。他认为,讲座对教师开展学术研究,尤其是创构学术代表性成果或标志性成果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与启示意义。他鼓励老师们要寻找并确立属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努力以扎实丰厚的理论为基础和动力,创造出有特色、有影响的学术代表性成果。(文/万士端   /彭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