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疫知识贴士(二):面对疫情,大学生如何用心免“疫”

发布时间:2020-02-14浏览次数:7006

(港澳公式497799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持续几周,此次疫情对人们的影响较大。从目前的疫情发展看,未来几周将是疫情防护的关键时期,人们为了确保成功抗击疫情,预计还要居家隔离数日。而在家呆久了,长时间不出门,自然会产生一些负面心理,尤其是受疫情影响,心理可能会出现焦虑不安、紧张、烦躁、愤怒、攻击,最常见的可能会担心自己会被传染病毒,即所谓的恐惧心理。有些人,因单位开工,又担心上班途中被传染。有的距离远的,又担心上班的途中被拦下隔离,害怕在途中既去不了,又回不了。而大学生受疫情的影响,不仅具有普遍的心理不良反应,还会担心开学如何上学的问题,同时又担忧网络课程学习效果问题等。总之,疫情持续了多日之后,人们的心理不良情绪会越来越多。为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克服不良情绪反应,调节心理,做好心理防护,我们建议:

第一是客观全面地认识新冠肺炎

在不了解新冠肺炎病毒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因为媒体传播的信息而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慌,尤其是不知道病毒传播途径时,那些长期身体状况不是太好的人,即免疫较差的人,可能更担忧自己会被感染;而狡猾的的病毒究竟躲藏在哪里,确实让人感到紧张害怕;但紧张害怕往往来自于无知,来自于对疫情的不了解。虽然,科学家还没有对新冠肺炎研究清楚,但前线医生对新冠肺炎的介绍,已经足够我们了解新冠肺炎,也足够为我们提供安全防护做好准备。所以,大家一定要客观认识新冠肺炎疫情,按照前线医生提供的信息做好自我防护和居家隔离,尽量不外出,勤洗手,出门戴口罩。

第二是合理地与外界沟通

与外界沟通是获得新冠肺炎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自我心理调节的重要方法。在智能手机时代,人们都能够借助于智能手机获取相关信息,但在获取信息时,一定要学会甄别,尽量不要翻阅小道消息,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多关注政府和前线医护人员的分布的信息,相信科学,相信政府。在与亲朋好友的网络交流中,可以尽量自然一点,以平常心对待,关心亲友的同时,也可以向亲友倾述自己的心声,已达到宣泄放松自我的作用。而且,在于亲友交流的过程中,也会相互安慰、相互鼓励,彼此相互支持,能够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使内心安稳、平静。

第三是居家隔离不隔心

在居家隔离的时候,尽量与家人都交流,可以谈谈彼此了解的疫情信息,也可以谈彼此对疫情的看法,寻求相互支持的同时,获得人际调节的作用,使家庭成为温暖、温馨的家庭,而不是零交流或冰冷的家庭。在玩手机的同时,注意分寸,不要整天抱着手机不放,使用手机与外界交流固然重要,但与家人交流更重要。可以随便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也可以聊学习中的事,交流一下书本中的知识,也是可以的。在家人的交流互动中,还可以和家人一起做运动,如果家中有小孩子,还可以和小孩子一起做游戏,或做手工,在别人看来你所做的活动或者游戏可能的确是非常的幼稚,但它却能拉近你和家人的距离,使你回到童年,也使你的家人回归到幸福的陪伴时光。

第四是学习转移你的注意力

在家自我隔离的时间,正是抓紧时间自我学习的好时机,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看看书,对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或是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学习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量。借助于阅读来转移注意力,打发时间,减少焦虑,避免不必要的胡思乱想。在转移注意力方面,还可以采用运动转移,在家不仅可以跑步、跳绳、打乒乓球、跳格子、还可以做瑜伽或是舞蹈之类,均可以转移注意力,同时还可有效锻炼自己,提高免疫力。当然,转移注意力还可以看电视、上网看电影、打游戏,也可以陪家人一起做好吃的,运用这段时间学做一些美食佳肴,既能为家人献出一份爱心,又能促进自己掌握一门重要的手艺。

第五做好学习准备

在大学生中,当前,可以主要分为毕业生和非毕业生,毕业生面临毕业、就业及毕业论文撰写等任务要完成,他们的压力可能要大一些;而非毕业生主要面临新学期学业问题,他们的压力可能会小一些,但受疫情的影响,长时间居家隔离,难免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针对毕业生,最好的心理调节方式就是利用这段时间把毕业论文完成,在家查资料,有需要调查的,能在网络上调查尽量在网络上调查,拿出初稿让老师给你指导修改,毕业论文做好之后,疫情已过,便可安心找工作;当然,如果毕业生想考公务员或是教师编制,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准备,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而对于非毕业生,做好课程预习准备的同时,应多准备一些工具性的学习,比如每个学生都可以多学习英语,或者是学习一些研究工具或方法。在做好学习准备的同时,不仅转移了注意力,摒弃了不良心理反应,更提高了自己内心的底气和自信;促进自我内心和谐发展。

最后是掌握一些心理援助方法

    当前,各省市和地区,开通许多的心理援助热线和平台,同学们有需要的话可以随时搜索联系。以“心理援助”为关键词,可以搜安徽心理援助,也可以搜某著名大学的心理援助等,一般来说,针对疫情产生的心理问题,在心理热线和平台上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下面就疫情期间常见的心理问题举例做下介绍:

例一:睡眠问题

包括失眠,睡眠紊乱,多梦,甚至是多噩梦等。

针对此类问题的分析:

首先,搞清楚失眠是长期性的还是最近才有的;其次,根据最近的睡眠情况有计划地睡眠,不要睡太长时间,不然不仅会失眠,还会腰酸背痛,还会胡思乱想,多梦等不良反应。再者,就是理解睡眠的补偿作用,也就是现在睡眠时间长可能会补偿前段时间睡眠的不足或使后面的一段时间睡眠时间减短,现在睡眠时间短可能是前段时间睡眠较长或者是在后面睡眠中会得到补偿。所以,短暂的失眠,不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长期失眠,可能会影响人的休息,要学会调节。首先要了解失眠是不是真的睡不着还是自己觉得没有睡着。即失眠究竟是真睡不着还是假睡不着,真睡不着就是真的一直睡不着,或者是容易醒;假睡不着是明明睡着了,但总感觉自己没有睡着,别人都说你睡觉已经打呼很响了,但你依然感觉没有睡着,这也是失眠。但事实上,这样的睡眠已经达到了休息的效果,只是你的看法和认识,认为自己失眠了会不会影响正常活动,这种看法影响了你的正常活动。事实上,你若是能够认为失眠不会影响你的正常行为时,可能会好一些。再有,研究也证明72小时内不睡也是可以正常工作的。睡眠是有补偿作用的,今晚没有睡好,可能是在前几天的晚上已经睡好,足够今后几天的消耗,也可能是会在后面某一天再补偿回来。而且,失眠一般是心理有所牵挂,心不静。我本人就是多年的失眠,每天晚上备课,做家务、看书,基本上晚上12点以后才能睡觉,第二天早上6点半就要起来做早饭,夜里还失眠,中午即使睡一个小时,但也失眠,可别人都是说我睡着了。但我自己一直都不把失眠当回事,最近,小孩子上学了,岳父岳母过来有一起住,岳父岳母把家里事情都做的好好的,不用我操心,我每天都睡十来个小时,从不失眠。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想什么时候起就什么时候起,心无牵挂,睡的香,很简单。再有就是失眠也可能是精力充沛的表现,是善于思考的人,当然是在不影响自己的情况下。但不管怎么样,失眠是可能调节的,首先是睡眠的规律性要调节,制定睡眠计划,其次是估计自己的睡眠时间长短,不要睡太长时间。最后就是针对心中牵挂的事情进行处理,这可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了。比如你最近睡觉前都思考什么,是怎么思考的,能否在进入思考的漩涡前,用笔记录或写下你的思考与担忧。具体问题可能还需具体分析,如有需要,可以联系专业人员咨询。

而对于多梦或是多噩梦困扰的人,首先还是建议你搞清楚为什么会做那么多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精神分析认为梦往往是变相满足愿望的表现。也有人认为梦是生理的反映。当然,关于梦,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我们只能作简单介绍。一般说来,梦比较多,可能是睡眠时间太长或者是神经衰弱。最简单的处理就是减少睡眠时间,加强锻炼身体,提高免疫能力,可有效消除多梦及噩梦现象。事实上,每个人夜里都会做很多的梦,只是大多数人醒来记不得了,即使是噩梦,当时吓得半死,早上起来就不记得了,这是正常的现象。如果你夜里噩梦较多,而且,不易忘记。建议你做恶梦惊醒时,立刻与梦战斗,也就是针对噩梦中的恐怖对象进行反击,比如“你个混蛋,我不怕你!”“坏蛋,我要踢死你!”等,反击性的言语,自己壮自己的胆,给自己积极暗示。这只是一个梦,是自己在胡思乱想的表现,也是自己奇思怪想的体现。反映了自己的想象力很好。运用类似的积极暗示法,对自己的睡眠会有一定的帮助。当然,有具体问题的,还是建议联系专业人员咨询。

最后,祝你天天有好运,夜夜有好梦!祝一切安好!

 

例二,担心自己会被传染新冠肺炎病毒问题。

疫情发展到第一个潜伏期末时,很多人都会怀疑自己会不会被感染病毒。因为,病毒的潜伏期有14天,还有专家说可能会20天。长时间的潜伏期,让很多人都会担心,害怕自己会被感染。而且,病毒十分狡猾。可以通过近距离接触、客气等传播。尤其是有接触过陌生人及到过人多地方的人,担心会有携带病毒者留下病毒被自己感染。再加上长时间的应激反应,难免会有怀疑、担心、害怕及恐惧的反应。而在这一段时间,那些平常身体较差者、教师、学生、返工人员、前线防疫人员等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担心。

身体较差者,免疫能力较弱,怀疑自己易被感染,而且长时间不出门,也容易生病。

教师,主要是那些经常咽炎者,在开学前,经常会有很多教师产生开学前综合症,咽炎明显加重,咳嗽,嗓子痒等,怀疑自己是不是患有新冠肺炎。

学生,即将开学,假期要做的事情,没有得到落实,开学又要去上学,难免会接触一些陌生人,难免会到外面去,担心感染病毒也是可以理解的。

返工人员,因为要去参加工作,担心自己会被传染,或者是担心自己被隔离,这都是正常现象。

前线防疫人员,为了防控疫情,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安全来保障大家的安全,但这不代表他们心理没有压力,不能说他们不担心自己的安危。

针对不同的人,怀疑自己会被感染病毒,这种心理反应,可能更多的是获得安慰。可以说,很多志愿者包括心理咨询人员,也同样会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感染。而针对学生的担忧,我们这里简单给予以下建议:

首先搞清楚你最近有没有接触过患者,或者是接触患者经过的地方或是接触的东西,或者是你的家人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没有,基本上可以肯定,你没有接触病毒,或者说是没有病毒靠近你,你是安全的。

其次,要明白即将开学不会影响同学们的健康,学校不会以牺牲同学们的健康来开展教学的。学校一定会在确保疫情得到控制之后才能正式开学,学校也一定会确保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不受影响。

再者,就是多锻炼身体,居家隔离,容易产生无事生非。要多看书,少玩手机;多锻炼身体,少看小道消息。与家人多交流,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转移注意力,都可以环境自己胡思乱想的焦虑心理,降低怀疑自己被感染的不良心理反应。

最后就是尽量减少外出,能不出门就别出门,出门一定要戴口罩,要勤洗手。科学防范,相信政府和科学家能够攻克病毒,相信全体中国人民能够战胜病毒,相信自己不接触病毒、不携带病毒、不传播病毒;相信自己是健康的。

最后,祝君安康!如有需要,可以电话联系。(文/信中贵 审/方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