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为皖南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为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港澳公式497799马克思主义学院徽文化保护与传承实践调研团在指导教师姚钰婷的带领下,于2024年7月16日—20日前往绩溪县开展实地调研社会实践活动。
探访徽商故里,感受徽风皖韵
绩溪,古称“良安”,是著名的徽商故里。“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道出了绩溪独特的地理环境。绩溪地处群山环抱之中,受多山之累,山多田少,因此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众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一句民谣唱出了徽商成长之艰辛,他们沿着新安江追梦,翻越山峰创业,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创造了“无徽不成镇”的商业传奇,逐渐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商帮之一。
调研伊始,团队首先前往绩溪县博物馆参观调研,调研团成员们依次参观了绩水徽山、人文绩溪、商道绩溪、风土绩溪、徽韵绩溪、徽味绩溪等六个主要展厅,了解了许多珍贵的名人字画、绩溪三雕、徽墨等文物展品背后的故事。其中,令调研团成员印象最深刻的是绩溪牛铜像。讲解员向调研团成员们介绍道:“古徽州有一府六县,各县有自己的图腾,而牛是绩溪人的图腾。”深居山坳的绩溪人,因其诚实守信的品格,稳健憨厚的气质,吃苦耐劳的作风,被誉为“绩溪牛”,这些优秀品质所凝炼成的“绩溪牛”精神,成为绩溪徽商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
在绩溪县数字化非遗展示中心,调研团成员了解到绩溪县的“四级”非遗名录,感受到绩水徽山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馆内通过图文展板、实物、AR和非遗数字化影像等多种展示方式,全方位展示绩溪极具特色的非遗项目,让队员们沉浸式体验绩溪非遗的魅力,也进一步激发了队员们传承和弘扬徽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走千年古道,体悟徽商文化
徽杭古道是中国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第三条著名古道,起于安徽绩溪,止于浙江杭州,是徽商外出经商的重要通道。徽杭古道如同一位引路人,开启了徽州人向外拓展的历史征程。红顶商人胡雪岩、制墨大师胡天柱、徽州茶商胡炳衡等一代又一代徽商就是从这条古道出发,攀江南第一关、经黄茅培、过蓝天凹、达永来村,最终走出山门而名扬天下。徽杭古道留下了无数徽州商人的足迹,7月18日调研团成员们徒步近十公里,走过山路崎岖,踏过石板斑驳,切身体会到了徽商背井离乡、开创事业的艰辛。经过此次实践,调研团成员们深刻体悟到徽商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品味非遗之韵,致敬百年匠心
徽墨是中国特有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因产于古徽州而得名,具有入纸不晕、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的特点。胡开文墨业是徽墨业中的老字号,作为徽墨的杰出代表,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清代。为了能够切身感受绩溪徽墨的魅力,7月19日调研团来到了绩溪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了解徽墨制造技艺,体验徽墨制作流程,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
“新时代墨厂发展要迎合时代潮流,不断研发创新,但创新不能忘本,要坚持古法制墨。”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汪爱军先生向调研团成员介绍道。当前墨厂的每一块墨依旧严格经过点烟、和料、制墨、晾墨和描金等工序,正是百年如一日的匠心坚守,才有胡开文墨业如今的成就。
弘扬徽商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古徽商所留下的精神财富正助力新徽商乘风破浪。7月17日调研团队走进绩溪臭鳜鱼生产基地——安徽省徽都徽菜食品有限公司,参观了臭鳜鱼打包基地。在与公司的业务负责人方女士的交谈中,调研团成员了解到公司负责人程造伟的创业经历。程造伟早年间随父亲在北京经营徽菜馆,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尽管离家多年,但程造伟心中有着深厚的徽商情结,始终不忘饮水思源、造福桑梓。后来在政府的支持下,程造伟回到家乡绩溪创立了安徽省徽都徽菜食品有限公司,为家乡发展做贡献。
离开徽都徽菜食品有限公司后,调研团队前往安徽凡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行政负责人姜红敏带领下,参观了解了现代电商企业选品、包装、销售等运营过程,姜红敏还向实践团成员分享了公司的经营理念,“凡农始终秉持诚信为本、用心服务、合作创新,客户至上的理念,做一家坚持向上向善的企业,充分结合本地农产品资源优势,通过淘宝直播等带货的方式,来帮助当地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扎根家乡的故乡情感无一不彰显新徽商对徽商精神的坚守与传承。
通过此次全程参与式调研,让调研团成员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传承徽商精神在推动新徽商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他们纷纷表示要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深入基层,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文/李余璐、杨洪林 图/盛睿、杨超 初审/石庆海 终审/杨芳 发布/丁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