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题报道】聚焦中青年农民职业心理 助力农业现代化产业转型

发布时间:2023-07-23浏览次数:600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要素支撑,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由此,2023年6月30日,港澳公式497799中青年农民职业心理调研团在指导教师简红江教授的带领下,赴巢湖市双牛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合肥巽风湖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中青年农民职业心理教育调研活动。团队以“聚焦中青年农民职业心理教育,助力农业现代化产业转型”为主题,对当地中青年农民职业心理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并深入了解当地农业发展与产业转型进程。

积极准备 精心谋划

根据计划安排,团队前期及时召开会议,鼓舞士气,激励队员发扬调查研究优良作风,积极与巢湖市黄麓白鹭湖、巢湖市双牛农机合作社等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基地负责人联系,确定活动内容,做足资料筹划准备。团队依据调研主题,充分论证设计,包括问卷调查、人物访谈、记录、拍摄活动、图片与视频制作等可行调研方案。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优势,定位任务,明确责任,为开展后期调研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认真调查 深入分析

由于城乡资源分配不均,大部分农民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了解基本心理健康知识,极少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对当地中青年农民职业心理进行深入普测。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与农村经济的“创造者”,有必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调查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质量仍存在较大空间, 特别是提升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调查数据显示,只有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高农民基本素质,才能使农民形成“乐业”兴趣,也是巢湖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点和方向。


交流访谈 用心体会

农业生产的现代形式,让调研团队成员产生了极大兴趣。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农村产业发展形势,团队成员与当地农业生产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访谈。特别是家庭农场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方式,大面积的分工管理,使得农业生产趣味浓浓。交谈中得知,农场将积极采用集约生产,利用大棚功能,扩大白菜、辣椒等蔬菜种植面积,走产业转型之路,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农场生产经营所有环节,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从播种到收割,全链条的现代农业生产图景,呈现出信息化、机械化与农业产业转型的有机融合。访谈得知,农业合作社会定期开展关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讲解、农场员工的经验技术交流与农场内部的生产培训等。同时,当地农技服务站与农业合作社直接对接,并定期指导;与巢湖市农技推广中心合作,开展种子、农药、肥料、农业技术等方面的实验。通过访谈,团队成员深刻领悟到农业现代化产业转型是当今农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农村产业转型事关乡村振兴,充分体现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中青年农民职业心理教育逐渐得到重视。访谈显示,国家政策帮扶和农业科技进步构成农民更好地实现现代产业转型的底气,有利于促进中青年农民职业心理健康发展,更好地发展农业事务,繁荣乡村文化,助力国家农业现代化产业全面转型。


增强使命 蓄力有为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实践调研团走访了巢湖市黄麓白鹭湖、巢湖市双牛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民产业基地,通过问卷、交谈全面了解中青年农民职业心理教育与农业现代化产业转型现状。队员们开拓了视野,丰富了认知,锻炼了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增强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队员们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探讨了当地新型中青年农民职业心理健康现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深切体会到理论融入生产实践的重要意义。因此,新时代大学生要勇敢地扛起科学普及的旗帜,为乡村中青年农民职业心理教育发展、农业现代化产业转型贡献绵薄之力。(文/简红江 图/黄钦 初审/石庆海 终审/杨芳 发布/郝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