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助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24年7月12日,港澳公式497799机械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团赴宣城绩溪县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出发前,团队指导教师苏洁红、谢丹丹就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的注意事项、工作要求等进行了提醒。
实践与调研:在田间地头看现代化发展
7月12日,乡村振兴实践团首先来到了徽红岭葡萄园进行相关调研。在工作人员的细心讲解下,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了解了葡萄从种植到采摘的全过程。同时,工作人员为实践团成员介绍了葡萄园使用的喷灌系统。
7月13日上午,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家朋乡山核桃种植基地。家朋乡地处山区,山多地少,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山核桃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带领实践团成员实地参观,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山核桃一般要10至15年才能有收成。目前,家朋乡山核桃基地也在使用例如无人机等现代化机械设备进行管理与种植。
7月13日下午,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来到瀛洲镇百果园种植基地。果园负责人亲自为实践团成员介绍了果园的火龙果以及使用的新型散热系统。
传统与难题:人工采摘的风险与挑战
通过两天的实地采访,实践团成员发现,虽然无人机喷洒和机械化喷灌、去皮技术等已在当地得到应用,但不论果园还是山核桃的采摘工作仍然依赖人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和劳动力短缺问题。传统的采摘方式让许多工人面临高空作业的风险,年轻人对此望而却步,导致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尽管尝试引入机械采摘设备,但因技术尚未成熟,漏摘率高,效果并不理想。此外,因缺乏有效的虫害预警系统,种植户往往不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治虫害,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授粉期的恶劣天气,使成果率下降,也极大影响山核桃的收成。
这不仅与当地的环境有关,还与相关机械设计有关。绩溪县的地理位置就注定了不能像北方城市一样采用大型的农业机械进行生产采集。采集效率至今仍是个待解决的问题。
创新与建议:科技赋能下的农业转型
面对这些挑战,实践团积极思考,提出对策。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建议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引入数字技术赋能个人、组织和社区,建立云服务平台,结合小型、创新型适用于山地地形的机械,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安装智能虫情测报灯、气象监测系统等物联网传感设备,建立物联网虫害预警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虫害的实时监控和快速响应,以及提前预防恶劣天气。同时,结合生态治理的方法,使种植基地可持续发展。另外,通过政策扶持和教育培训,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产业,为传承和发展传统种植技艺,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家在基层一线中深入了解农村的发展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这些经历将不断激励着实践团成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乡村振兴挺膺担当,贡献青春力量。(文/张孜扬、孙亚芳 图/程旭、陈旭 初审/李融 终审/张连福 发布/崔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