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港澳公式497799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校字〔2021〕9号)文件精神及教务处《关于做好2024届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工作的通知》,结合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际,现将开展202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4届参加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共计437人,具体分布如下:
专业
人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70
软件工程
156
网络工程
77
物联网工程
87
*含2023届毕业论文(设计)未通过学生。
二、工作安排
2023年12月18日—2024年01月07日 论文(设计)选题发布
2024年01月08日—2024年01月14日 完成双向选题(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具体操作见附件1)
2024年01月15日—2024年01月21日 论文选题审核
2024年01月22日—2024年03月03日 开题工作(其中,3月2日、3日开题答辩,答辩未通过的学院另行通知处理)
2024年03月04日—2024年04月07日 完成设计,开展中期检查
2024年04月08日—2024年04月28日 完成论文初稿,进行文字复制比检测
2024年04月29日—2024年05月19日 论文答辩与成绩评定(其中,5月12日第一次答辩,5月19日第二次答辩)
上述安排根据学校、学院教学工作安排、社会考试情况可能做调整,调整信息另行通知。
三、工作要求
(一)论文选题
1.根据本届学生人数和指导教师数,平均指导学生数为每位教师8人,根据文件要求,不得超过10人,具体指导人数选题中自行协调,不要具体安排;
2.网络工程专业双选完成后,关于网络、安全、云计算、区块链等网络相关的选题不少于学生数的50%;
3.物联网工程专业双选完成后,关于物联网设计与开发的选题不少于学生数的50%;
4.题目要体现复杂度,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5.不得与近三届毕业生的论文题目重题,或高度类似;
6.论文题目完成双选、启动开题后,不得更换题目。确有特殊情况的,需学生申请、指导教师同意,报请学院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同意方可变更(仅限开题答辩前)。
(二)开题答辩
主要考查学生是否明确论文的研究内容、是否有基本的技术路线、是否阅读了一定的参考文献、是否对论文工作有时间安排等。
学生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并通过开题答辩。开题报告严格按照学院发布的要求撰写。围绕选题查阅不少于15篇参考文献,要求:①参考文献必须与选题高度相关,且是近五年的;②关于研究领域、背景相关的文献不多于2篇,主要围绕技术路线、方法等环节查阅、研读文献;③英文文献不少于3篇;④开题报告中文献综述应当是学生认真阅读文献后总结的,严禁直接拷贝或简单修改文献摘要。指导教师需对学生参考文献的选择进行把关。
开题答辩中抽查学生对文献的熟练程度,对文献不熟悉、对选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不明确的不予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直接不通过。
(三)论文质量
1.所有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必须满足《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规范要求》(附件2),指导老师务必告知学生,学生也应主动熟知规范要求,这是所有毕业论文(设计)的最低要求。答辩前指导教师需要对照规范要求检查学生论文(设计)的完成情况,符合全部要求方可同意答辩;
2.2024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深入贯彻OBE理念,重点考查学生各项毕业要求对应的能力,特别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务必在论文指导中侧重培养学生相关能力。
(四)其他要求
1.所有指导老师务必认真负责,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
2.学生要主动联系指导老师,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关工作,凡是指导老师向学院反馈学生态度不积极、不端正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该生答辩资格;对有计划或拟参加2024年春季征兵的学生,务必在选题后第一时间告知指导教师,并在2024年2月2日前通过辅导员向学院报备,利用寒假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主体内容,择机提前答辩,未报备或者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达标的按照正常程序处理。
3.学校外审或者学院中期检查不合格的直接进入二辩,情况严重者直接取消答辩,论文按照不通过处理;
4.学生应当对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负责,必须明确毕业论文(设计)是一门课程,需要认真学习、钻研,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所有论文工作结束后,学校按比例抽取论文送教育部参加抽检。
5.其他模板材料和未尽事宜会及时发布,请及时关注!
附件2: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规范要求.pdf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2023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