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坚持融合创新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着力培养应用创新人才 港澳公式497799教务处教育教学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4-10-25浏览次数:233

近年来,港澳公式497799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立足合肥市、扎根环巢湖、服务安徽省、融入长三角”服务面向,以融合创新为理路,以融入产业锻造新质生产力为战略定位,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勇担责任、相融而进、向新而行、以质增力,全力谱写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新时代文章。

坚持相融并进,推动应用人才培养能力持续升级

筑牢“四向融合”能力培养结构。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立于思政、专业、社会和创新创业四维教育方向,联合相融,多措并举,形成育人合力。在思政教育上,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在专业教育上,以一流专业建设为牵动,发挥多学科专业优势,推动交叉复合人才培养,实施主修、辅修和微专业三结合,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事”。在社会教育中,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实施服务环巢湖五年行动计划1.0和2.0版,落实本科教学和学科建设双质量工程,精心打造“一院一镇一品”社会服务品牌,实现内外融通培养,以教会学生学会共处。在创新创业教育上,以融入能力培养全过程为轴心,以完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为两翼,注重课程育人、竞赛育人、项目育人、文化育人,以教会学生学会发展。

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奖证书

构建“四层能力”递进培养体系。通过咨询用人单位、走访行业领域专家学者、调研历届校友和访谈社会人士等途径,建立人才能力线性发展模型,按照能力分层递进思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推行人才“基本、专业、发展、综合”四层能力递进培养。系统深入研究知识、课程与能力之间的关系,采用跨界、交叉、整合、优化等方式,通过研制特色培养方案、搭建优秀资源平台、建构一流专业课程链网、打造高水平教科研团队、加强激励与考核评价等举措,辅以“请进来”“走出去”和“高频度”“多向度”融通机制,在要素集聚和流程优化中,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由低到高、由粗到专、由窄到宽等多层面提升。

人才培养四层能力递进培养对应课程设置图

建立“相融贯通”能力评价机制。对应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认证与评估标准、“四新”建设等内涵实质要求,精心设计专业培养环节,强化规范要求和质量评价,形成“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课堂教学、教学管理”五个“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迭代闭环的“955” 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并出台系列管理制度,加强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激励与引导,在贯彻落实OBE理念和完善评价体系中切实保证人才能力培养成效。

加强一流建设,促进结构优化提升人才培养内涵

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学校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专业对接产业,学科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原则,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做好专业优化、调整、升级、换代和新建。重点建设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电子信息类、化工与新能源材料类、智能制造类、生物环境类、体育休闲类、文化旅游类等应用型学科专业群,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等深度融合。出台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改革方案,整体结构性调整既有学科专业,布局新兴专业、淘汰低质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提质优势专业,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形成科学定位、深度融合、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布局,不断增强服务新质生产力能力。近三年,先后增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服务新兴产业的应用型专业;停招历史学、广播电视学、酒店管理、审计学、互联网金融等不符合发展需求专业;撤销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小学教育、教育技术学等专业。目前,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6个,其中招生专业48个,服务安徽省新兴产业的专业41个,占比85.42%。

港澳公式497799近三年专业调整情况一览表

扎实推进一流专业建设。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分类引导、动态调控、项目管理和重点建设,不断激发专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持续推进本科专业转型转向和能力升级。加强对标定标建设,依托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协同卓越教学能力提升、卓越人才培养等系列计划实施,稳步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强化各专业的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跨界融合和产学研合作,面向传统主导转型升级、高位嫁接需求,充分发挥优势专业示范效应,对应行业发展新形势、新业态和新需求,构建专业优良生态体系。健全完善专业教学和管理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建好一流课程,打造一流专业师资团队,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目前,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

港澳公式497799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汇总表

突出专业分类特色发展。坚持分类引导、特色发展,积极探索学科专业跨界共融共享管理机制,构建新型学科专业管理体系,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满足培养、教学和社会多样化需求。强化特色凝练与优势培育,围绕做强新工科、做精新师范、做优新文科的基本理路,着力打造新工科、新师范、新文科三类特色专业集群,并以特色发展为目标,健全学科专业科学评价机制,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和质量动态监测,服务高质量人才培养。

港澳公式497799通过认证专业汇总表

深化综合改革,在五育并举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贯彻落实OBE理念,推动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促进人才培养由应用向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全面转型,坚持学生中心,重构课程结构,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引导课程革命和课堂革命。着力打造全方位、信息化和开放式课程管理平台,促进公共教学资源有效供给。优化设计课程建设类项目,促进课程建设多元化、高标性,解决本科课程体系的结构性、规模性和质量水平问题。加大建设内容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实践和管理中的应用,促进校内开放、校外共享。适时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以价值教育为导向,建立以促进知识更新和能力培养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探索小班化、项目化等教学模式。

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以强化特色和打造一流为核心,以服务区域发展为导向,以内涵提升为主线,聚焦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加强项目重点建设和方向性引导,形成抓重点、解难题、上水平的整体合力。具体围绕学校发展实际,重新规划设计教学类项目,提升项目建设质量标准,重建设过程重实质成效,突出高水平、标志性成果产出。主要做法有:一是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加强产教融合专业、“四新”专业、现代产业学院等建设,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构建深度融合新机制,加快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二是重构课程类建设项目,加强校企共建(产教融合)课程建设,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丰富课程资源;四是夯实协同育人平台,以项目式、研究性、工程导向式等实践为抓手,整合协同优势资源平台,完善实践教育体系,强化实践育人功能,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此外,加强优秀改革成果培育布局,科学设计预期成果类型和评估标准,强化实质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发挥成果示范效应,加强成果正向激励,以成果引导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与建设,以成果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港澳公式497799网络智能与安全现代产业学院

改革创新创业学院模式。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贯彻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三全”理念,完善以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主线,全体师生为主体的耦合式发展模式。坚持以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为抓手,以科教协同为助力,以校地协同为纽带,以校内协同为基石,聚焦组织、机制、平台、课程、师资和孵化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促进“一轴两翼四驱”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走向纵深,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更加深度融入专业培养。稳步推进创新创业学院运行模式转变,实施“应用创新人才+创新创业实战训练”组合模式,开展卓越人才培养试点改革,并通过丰富课程资源、创新教法训法、强化双创师资、改进帮扶机制、推进专创融合,促进教学、科研和实践紧密结合,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着力培养敢闯会创的应用创新人才。

港澳公式497799“一轴两翼四驱”双创教育体系

安徽省教学成果奖证书

丰富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学校坚持五育并举,积极探索以“追求卓越、争创一流”质量文化和“师生乐融”新型师生关系为引导,从理念、机制、实践、载体等入手,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全面知识体系、健康体魄、崇高审美、自信独立的应用创新人才。五育并举,根本在育,重在实践创新,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五育中的“德育”为切入点,审视和挖掘转化其中蕴含的综合育人价值,探索“德育引领、诸育融通”的教育教学范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同时,聚焦人才培养“树德、增智、强体、爱美、育劳”新时代要求,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度的基本要求,全面系统设计和优化整合课程体系,推进课程进阶性教学,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课程、选择发展方向乃至选择教师的空间,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港澳公式497799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2024年迎新文艺晚会

港澳公式497799举办第二十届运动会

港澳公式497799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

以赛为媒助力人才培养。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结合,充分彰显专业人才培养成效。过程中,注重竞赛研究分析,加强统筹规划与设计,组织参加跨学科、多层次、受益面大、参与面广、具有高水平和影响力的竞赛项目,不断扩大学生竞赛参与面,鼓励积极承办国家级、省级、品牌赛事活动,实现了本科专业学科和技能竞赛项目的全覆盖,学科竞赛布局得以拓展和优化。学校秉承“竞赛引领、突出重点、扩面提质”的竞赛管理理念,强化“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竞赛管理体系,推行项目竞赛制和“一院一赛一精品”计划。同时,规范竞赛管理流程,对竞赛申请、立项、组织、获奖奖励、成果转化、教学研究和经费等加强科学管理。推动学科竞赛管理系统建设,为重大学科竞赛提供完整的展示平台,助力竞赛成果交流与推广,扩大学科竞赛影响力。

港澳公式497799学子参加部分高水平赛事获奖

经过多年改革与实践,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五年来,学生年均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国家专利160余项,参加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近140类,覆盖到全体学生,获省级及以上竞赛奖项3700余项,并在多项国家级重要赛事上取得历史性突破。8 项国家级大创项目连续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2名学生入选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6名学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承前启后,展望未来,面对高等教育形势快速变化和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我们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立足合肥市、扎根环巢湖、服务安徽省、融入长三角”发展道路,克服困难、锐意进取,以更加厚重的情怀、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工作,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做出更大贡献。/李慧玲 图/教务处 初审/胡传双 部门审核/朱明 终审/张连福 李明玲 发布/樊振华